主题专区 - 丝绸贴身服饰的东方韵味与可持续未来的对话

在全球时尚产业日益关注可持续性与文化传承的今天,丝绸作为一种兼具东方美学与环保特质的天然纤维,正重新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INTERFILIERE SHANGHAI,这一源自法国巴黎、深耕内衣、泳装及运动服产业链的国际展览品牌,自2005年起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已成为连接东方美学与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
2025年,展会将以“东方美学新叙事”为视角,设立以丝绸为主题的专区,旨在从东方特色和可持续性两个维度,探讨丝绸在现代时尚中的新角色与新机遇。
图片来源:HER SENSES官网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东华大学服装品牌研究中心副教授鲁成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访谈。在这次访谈中,我们不仅探讨了丝绸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还分析了其在当代市场中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如何通过可持续的方式,让这一古老纤维焕发新生,为专区的打造,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灵感。



可持续丝绸访谈纪要
主持人:
鲁成:
东华大学服装品牌研究中心副教授
嘉宾:
May:
INTERFILIÈRE SHANGHAI展会负责人
Nicole:
INTERFILIÈRE SHANGHAI市场经理
小朱同学:东华大学研究生
INTERFILIÈRE 是一个起源于法国巴黎,深耕内衣、泳装、运动服相关产业链超过60年的国际展览品牌,我们的巴黎母展可以追溯到 1963 年。
INTERFILIÈRE SHANGHAI 从 2005 年起于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是全球 INTERFILIÈRE 系列展中唯一一站扎根东方,也是链接东方美学与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


INTERFILIÈRE得益于其两大股东的综合专业能力,分别是全球第四大贸易和消费类展会主办方高美艾博展览集团(Comexposium group),以及法国针织、内衣及泳装联合会(Fédération de la Maille, de la Lingerie & du Balnéaire)。
鲁成:今年为何特别提出“丝绸专区”?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和当下行业的转型背景有关吗?
我们内部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概括为五大原因:
文化述事:丝绸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具备十分强大的东方美学表达力。
展会定位匹配:丝绸的光泽、凉感、亲肤性非常适配内衣、家居服、睡衣等贴身风格。
市场趋势契合:无钢圈、无痕和凉感是流行方向,丝绸本身就具备这些特性,同时其可降解、环保的特质使它成为可持续材料的典范。
激活传统,引领青年:新中式、老钱风等潮流语境正在推动丝绸重生,许多年轻品牌通过社交媒体重新塑造丝绸形象。
助力“出海”:虽然许多国际高端品牌标榜使用“意大利丝绸”,但大量原料其实来自中国。我们希望通过展会,提升中国丝绸的国际话语权。

图片来源:青色服饰atelierintimo公众号


图片来源:CremeSu小程序
此外,我们也和法国时尚专家 Jos Berry 女士交流过,她提到:“基本上,每个高级品牌都会有一些丝绸产品。”
最常听到的评价就是“贵、娇、难打理”。我们在准备展会过程中和很多品牌沟通过,大家反馈几乎一致。
但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一些新兴品牌通过“可水洗真丝”、“功能型设计”等方式,重塑丝绸在年轻群体中的形象。Her Senses、CremeSu、青色这些品牌做得都很有代表性。
图片来源:CremeSu小程序
图片来源:青色服饰公众号
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场景化表达”不足。不是丝绸本身不好,而是它没有被放置在能打动人的生活场景中。
就像户外品牌讲社群、讲冒险精神,丝绸也需要这样有感染力的叙事逻辑。
Nicole:我们在准备展会时也在思考,丝绸明明是天然材料,可持续性那么强,为什么消费者感受不到?
核心问题是“可持续”的表达过于泛化。我们需要拆分维度来看:
可降解性:天然蛋白纤维如丝绸,其生物可降解性远优于化纤,而且在古代大家追求的反而是其“耐久性”,能在墓葬中保存几百年。
染整环节:虽然丝绸本身环保,但需要注意染色和后整理工艺中化学染料使用。使用天然染料或者降低染色中的水控制都是能够提高材料可持续性的。
回收问题:技术不是难点,问题在于市场体量不够,缺乏闭环价值模型。丝绸消费规模若提升,回收机制才有意义。
图片来源:HER SENSES公众号
Nicole: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希望通过展会串起从原料到设计到消费者的一整条价值链,重塑丝绸的可持续叙事逻辑。
我们今年采用“静态展示+动态互动”的策展形式,一方面展示从养蚕、缫丝、织造、染整、设计到成衣的完整链条,另一方面组织论坛、发布会与多元交流。
我们还将设立“丝绸文化墙”与“功能创新展台”,邀请国际专家、品牌代表与高校资源共同参与,同时也希望展示来自高校的研究项目与学生作品。
此外,论坛环节我们将重点探讨“丝绸在全球高端市场的机会”、“如何通过设计连接Z世代”、“可持续材料如何转化为品牌价值”等议题。
从可持续市场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要采取实质性的可持续行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现供应链追溯。
在供应链追溯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奢侈品品牌的供应链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绸厂,再往前则是中国的生丝产地,最终甚至能追溯到某些特定自然产区。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整个供应链环节透明化地展示给消费者,这必将对整个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除了邀请中国的业内人士外,我们还将邀请来自法国的行业专家,以及泰国的一些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现场的国际交流。
今年我们在上海发起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将丝绸背后的中国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未来,我们更期待有机会将中国丝绸的故事和优质产品带到更高的国际舞台,比如INTERFILIÈRE PARIS 和 INTERFILIÈRE NEW YORK 。
让更多国际同行了解:虽然他们可能认为意大利丝绸是最顶尖的,但实际上,最优质的原料都来自中国。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国丝绸的卓越品质。
图片来源:CremeSu小程序
在与品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品牌方对中国丝绸的品质实力是高度认可的。不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高端品牌更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与其价格相匹配的国际认可度。这就涉及到中国丝绸与意大利丝绸在国际声量和品牌溢价方面的差异 - 高端品牌往往倾向于选择在国际舆论环境中更具优势的选项。
正如鲁成老师所说,中国丝绸本身品质卓越,但在国际时尚领域的影响力确实有待提升,中国丝绸产业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生产和加工环节,在品牌建设和终端消费者影响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
是的,尤其是“新中式”风格的流行,让很多年轻消费者开始重新接受丝绸。例如 CremeSu、Her Senses 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就非常成功。
我们也注意到年轻人关注“好穿、好打理、视觉有记忆点”的材质表达,所以今年我们也计划重点展示“可水洗真丝”、“无痕真丝内衣”等新工艺。
我们希望通过“场景化设计+社交语言”的传播方式,让丝绸进入当代表达系统,而不是停留在礼服与贵族生活的符号里。

图片来源:CremeSu公众号
其实就像各位老师说的,我们年轻人看到丝绸的第一反应就是"贵"和"难保养"。不管是购买价格还是后续维护,都让我们望而却步。但如果展览能展示丝绸不只是束之高阁的传统工艺品,而是可以做成胸衣等日常用品,我们是很乐意接受的。
图片来源:CremeSu小程序
我们学校经常举办丝绸非遗改良设计比赛,同学们参与度很高。这说明年轻人对丝绸创新是感兴趣的。不过说实话,丝绸价格高的问题确实很难解决,毕竟从养蚕到缫丝都需要大量人工,这是天然纤维的特性决定的。
但换个角度看,正因为蚕宝宝对环境要求极高,能产出优质丝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很好。这反而成了丝绸品质的最佳背书。就像我同学花3000块买户外背心,虽然贵但觉得值,因为那个品牌打造了完整的户外生活方式。
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年轻人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要把钱花在认同的价值上。丝绸现在缺的就是这样的场景化定位,没有让消费者觉得"非它不可"的时刻。
确实如此。比如最近毕业季,很多同学会买云肩装饰学士服,这就是丝绸年轻化的好例子。如果能像李子柒那样,通过内容营销让丝绸更接地气,再配合社群运营,年轻人自然会买单。
总结来看,丝绸要吸引年轻人,关键不是降价,而是要让他们觉得"值"。通过日常化产品、场景化营销和社群运营,打破"高价难用"的刻板印象。同时,中国丝绸产业也要从原料端向品牌端延伸,提升国际话语权。
我们希望通过展会将产业链“讲清楚”,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展示“从蚕到衣”的产业逻辑。
今年也特别邀请了一些“技术驱动型”品牌来分享他们如何用新科技改造传统环节,比如智能检测、AI花型设计、绿色染整方案等。
丝绸产品的使用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质感的追求。根据我的实际穿着体验,真丝服装并不需要过度呵护。传统认知中真丝需要精心保养,更多是因为消费者对其过于珍视。实际上,日常穿着的绸、纱类真丝产品完全可以轻松对待,水洗后反而会形成独特的质感。
图片来源:HER SENSES公众号
当然,缎类真丝为追求光泽感确实需要特别护理,但日常生活中我们穿着缎类服装的机会并不多。更重要的是,现代丝绸产品已经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
针织丝绸:我们观察到有国内知名品牌将真丝纺成纱线织造,完全打破了传统丝绸平整的特性,呈现出极致的柔软触感。
拉绒真丝围巾:通过拉绒工艺处理,使长丝纤维蓬松化。这种产品既保留了真丝的亲肤性,又具备出色的保暖性能,彻底颠覆了"真丝只适合夏季"的传统认知。
香云纱:采用古法发酵工艺,经过特殊处理后使真丝面料既保持贴身特性,又能塑造出理想的廓形效果。
这些创新充分证明,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丝绸产品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最重要的是搭建有效的传播平台,将这些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帮助消费者突破对丝绸的传统认知局限。
这个2025,INTERFILIÈRE丝绸主题专区,期待与大家相遇!
把握国内外时尚贴身服饰品牌的一手资讯,你一定不能错过INTERFILIÈRE SHANGHAI所提供的涵盖贴合度、功能性、穿着体验、环境影响以及未来愿景的多维度视角。
INTERFILIÈRE SHANGHAI 2025预登记现已全面启动,即刻点击“阅读原文”,锁定观展席位!
END
✦
•
✦


隶属于拥有120年丰富办展经验的法国第一大展览会主办方法国高美艾博展览集团,由引领贴身时尚面辅料行业趋势的法国针织行业协会背书,INTERFILIÈRE 全球系列展会在巴黎、纽约、上海等地举办。
INTERFILIÈRE SHANGHAI 已于2024年10月15-1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圆满闭幕。此届展会场馆规模达1.2万平方米,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参观者,共同见证了158家参展企业及品牌的风采,展品范围覆盖纤维、面料、蕾丝花边、OEM/ODM制造商、刺绣、辅料、配饰、纺织品设计等。此次展会独家发布了2026年春夏流行趋势、呈现了样衣时装秀、“绿色星球”可持续环保专区、专业行业研讨会以及上海国际贴身时尚品牌展及“探索未来”时装秀等,是行业内备受关注和认可的高端“小而精而美”的面辅料及品牌展。
2025年10月13-14日,INTERFILIÈRE SHANGHAI 2025将再次与大家相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共同见证行业的新篇章。
CONTACT US
工作日——
展位预定请联系:
Ms. Riana Cai 蔡 女士
Riana.Cai@comexposium.com
+86 21 62170505 x 8059
Ms. Kira Liu 刘 女士
Kira.Liu@comexposium.com
+86 21 62170505 x 108
买家观众请联系:
Ms. Winnie Wen 文 女士
Winnie.Wen@comexposium.com
+86 21 62170505 x 8049
商务合作请联系:
Ms. Nicole Sun 孙 女士
nicole.sun@comexposium.com
+86 21 62170505 x 8049
节假日——
记得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哦!
联系我们
如有问题,联系我们以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展位及广告赞助预定联系人
Ms. Riana Cai 蔡女士
+86 21 62170505 x 8059
参观联系人
Ms. Winnie Wen 文女士
+86 21 62170505 x 8049
商务及媒体合作联系人
Ms. Nicole Sun 孙女士
+86 21 62170505 x 8049